473、饕餮盛宴(第 2 / 3 页)
肖洒为了寻找殷勤,在纽约华尔街证交所瞎逛时偶遇索罗斯后,追忆前世索罗斯的所作所为,尤其是他掀起的三场金融风暴,如有所悟,于是开始暗中筹划。
索罗斯掀起过哪三场金融风暴呢?
第一场是1992年的狙击英镑大战。
第二场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。
第三场是1998年的香港金融风暴。
这是三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!
前两场,索罗斯大获全胜,杀得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哀鸿遍野!
不过第三场,在港府的全力阻击下,索罗斯败退,损失惨重,铩羽而归……
200多年来,英镑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,原来采取金本位制,与黄金挂钩时,英镑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。
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,才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而采取浮动制,英镑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断下降。
1990年,英国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——erm(欧洲汇率体系)。
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。
因为欧洲汇率体系将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针对黄金或美元,而是相互钉住。
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,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,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,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。
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,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,其中以德国马克为核心。
但英国此时经济衰退,以维持原有的汇率作为条件加入欧洲汇率体系,对英国来说,其代价是极其昂贵的。
一方面,将导致英国对德国的依赖,不能为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而随时提高或降低利率,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促使本国货币贬值。
另一方面,英国中央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其高汇率也值得怀疑。
特别是在1992年2月7日,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》。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、意大利里拉等显然被高估了。
英国、意大利的中央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降息或贬值压力,它们能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德国在有关经济政策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吗?一旦它们的市场发生动荡,无力抵御时,作为核心国的德国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这些国家吗?
随着1989年11月柏林墙的轰然倒下,
索罗斯掀起过哪三场金融风暴呢?
第一场是1992年的狙击英镑大战。
第二场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。
第三场是1998年的香港金融风暴。
这是三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!
前两场,索罗斯大获全胜,杀得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哀鸿遍野!
不过第三场,在港府的全力阻击下,索罗斯败退,损失惨重,铩羽而归……
200多年来,英镑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,原来采取金本位制,与黄金挂钩时,英镑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。
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,才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而采取浮动制,英镑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断下降。
1990年,英国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——erm(欧洲汇率体系)。
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。
因为欧洲汇率体系将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针对黄金或美元,而是相互钉住。
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,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,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,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。
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,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,其中以德国马克为核心。
但英国此时经济衰退,以维持原有的汇率作为条件加入欧洲汇率体系,对英国来说,其代价是极其昂贵的。
一方面,将导致英国对德国的依赖,不能为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而随时提高或降低利率,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促使本国货币贬值。
另一方面,英国中央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其高汇率也值得怀疑。
特别是在1992年2月7日,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》。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、意大利里拉等显然被高估了。
英国、意大利的中央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降息或贬值压力,它们能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德国在有关经济政策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吗?一旦它们的市场发生动荡,无力抵御时,作为核心国的德国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这些国家吗?
随着1989年11月柏林墙的轰然倒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