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魂 第166节(第 4 / 5 页)
也是一动,他不由开口道:
    “难道我们这些活着的人,还要辜负玉节将军吗?”
    朝臣们一时默然,什么话也说不出,黄宗玉脸色十分不好,却也不再开口,赵益见此,便温言道:“我知道诸位是为我考量,不愿我落得个残害宗亲的不仁之名,我多谢诸位。”
    “但如今民意汹涌,若我不能从民意,是否也是一种不仁?”
    如今民意沸腾,朝臣们也不是不知,但眼下这个境况,他们又能怎么做?难不成要将那些在光宁府前聚集的百姓收押?
    这自然是不能的。
    早朝既散,黄宗玉与孟云献二位相公留在殿中,赵益从阶上走下来,见黄宗玉面色发沉,他便俯身作揖。
    “殿下……您这是做什么?”
    黄宗玉吓了一跳,“臣不敢受!”
    赵益站直身体,“此前是我想岔了,正如您所言,押在夤夜司中的那八十余人我不能都杀。”
    黄宗玉一怔,“殿下……想清楚了?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赵益颔首,“孟相公已经与我说过您的苦心,我若以将旧党一网打尽的法子来化解新旧两党的党争,亦是一种偏听偏信。”
    黄宗玉不由看向一旁的孟云献,他方才还在心里将孟云献骂得厉害,此刻却有点讪讪的。
    “孟相公对我说,旧党有旧党的不到之处,新党亦有新党的不妥之处,若我一味偏心新党,其实也于新政无益,我要做的,是不偏不倚,做得对,才不会错。”
    “殿下,臣就是此意啊!”
    黄宗玉低首。
    “是,我知道您的苦心,”
    赵益扶住他的手臂,“但,黄相公,我可以饶恕其中的一些人,却不能饶恕鲁国公,请您不要再阻我。”
    黄宗玉抬起头,只见太子神情坚冷,先前的温和收敛起来,此刻又是如此的不容置喙,他张张嘴,什么话也说不出。
    鲁国公原以为自己依照周挺所言,将十六年前玉节将军叛国案的真相说出,将所有的事都推到已经去世的父王身上,他便能走出夤夜司。
    他是宗亲,如今的储君若要继位,若要博得一个仁厚的好名声,便绝不能对他下手。
    可谁知在御史台大狱中的蒋先明与贺童二人却不安分,他们以笔为刃,剥开十六年的尘埃,让天下人重新记起那位玉节将军的不世功业。
    无数人的痛惜,惭愧化为滔滔江水,汹涌澎湃。
    十六年前雍州的民意凌迟了玉节将军,而如今天下洪流般的民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