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4章 请君暂上麒麟阁(第 5 / 6 页)
刘询才将死时只是“后将军”的傅介子,调到了“前将军”韩增前,在不违背排名大原则的情况下,也可以使用一些“春秋笔法”的。
    下一个人,更是让刘询重新整理了衣冠,肃然起敬。
    “第六:左将军、太子太傅、忠节正侯苏武!”
    画的正是苏武持节图,苏公乃是大汉道德楷模,又在典属国操持多年,推动了北庭都护的建立,他立有策立之功,更在霍氏之乱时,第一个站出来斥责诸霍,其气节千古留存!不必多言。
    但下一个,就有些微妙了。
    “第四:大司马车骑将军、领尚书事、富平敬侯张安世。”
    刘询的神情有些玩味的意思,张安世排这位置,还是托了他兄长张贺的福——刘询心里,是将张贺当成”父亲“的,爱屋及乌,给了张家太过照顾,不过张安世确实有很多“功劳”,诸如废刘贺,策立,他都是仅此于霍光的参与者,不过……
    “能躺到功臣第四,真不愧是富平侯。”
    这下,就只剩下前三了。
    第三名毫无异议:“大司马、车骑将军、水衡都尉、营平景侯赵充国!”
    这位老将军,出生的时间是马邑之围前后,却直到三年前才逝世,他这一生,见证了整个大汉兴盛、中衰、再到中兴的历史,最后这十多年,更俨然大汉守护神,西羌再叛、扶余之役,都从容调兵遣将。
    而画上的,正是赵充国这一生最高能的瞬间:三箭定天山!老将军须发贲张,手操大黄弩连续射死三名匈奴射雕者——艺术加工,艺术加工。
    刘询对赵老将军十分钦佩,他逝世后,还让蜀郡来的辞臣王褒给赵充国作了颂:
    “营平守节,屡奏封章。料敌制胜,威谋靡亢。
    遂克西戎,还师于京。鬼方宾服,罔有不庭。
    昔周之宣,有方有虎。诗人歌功,乃列于雅。
    在汉中兴,充国作武。赳赳桓桓,亦绍厥后。”
    这是将赵充国比喻成周宣王中兴时的名臣方叔、召虎了!
    凡十八人,皆有功德,知名当世,是以表而扬之,明著中兴辅佐,列于方叔、召虎、仲山甫焉。
    但剩下第一、第二俩人,其功劳,已经超越了“劳”“功”的概念,皆是以德立宗庙定社稷,开太平世的“勋臣”!
    他们一个代表了过去:画上之人身着卿相服,身材矮小,疏眉目,画的是他夺废帝玉玺的那一幕,正是大司马、大将军、博陆宣成侯霍氏。
    另一位代表了未来:画的不是中年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