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任少卿(第 2 / 4 页)
老仆说,长安的两千石,吃的花样,也不一定有吾等多,与其回去勾心斗角,担惊受怕,还真不如在边地逍遥自在。”
    “我想出人头地,可不是为了高官厚禄的享受。”
    任弘朝他作重重揖:“若我此生只是个区区少吏,该如何为先祖父,为任氏,沉冤昭雪呢?”
    夏丁卯一愣,旋即有些动容:“原来君子一直记着这事!”
    “九世之仇,春秋大之,大父冤死,距今不过十余年,小子岂敢忘怀?”
    看着远处在热浪下有些虚影悬泉置,任弘道:
    “夏翁,再与我说说,我大父任少卿的事罢……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家主原籍河南郡荥阳县,他十五岁便在外奔波谋生,为人仆役,驾车去了一趟关中,觉得那才是豪杰丈夫应该待的地方,便留在了右扶风。”
    说起往事,夏丁卯难得露出了笑:
    “但家主初来乍到,没有为吏的门路,只能在武功县替人服役。”
    汉朝每个成年男子都有服役的义务,但也可以雇人代替,甚至由此滋生出一个行业来……
    “家主便从区区求盗、亭父做起,破了几个案子,成了亭长,那是最微末的小吏。”
    任弘颔首,心里却暗暗嘀咕道:
    “亭长可不小……”
    秦汉的亭长虽然只是地方基层单位,相当于乡镇片警,却能掌握武备,结交豪侠,秦末乱世中,不少人以此起家。
    比如那黑……
    黑心肠的高祖刘邦!
    那位任少卿自然比不了高皇帝,但放在天下太平的环境里,经历却也十分励志。
    据夏丁卯说,任少卿为人机敏,将亭部的恶少年治得服服帖帖,为乡人部署打猎的地点,分配麋鹿鸡兔公平无缺,受到赞誉。
    这一干就是十年,升为县中三老,又十年后,以亲近民众被提拔为三百石的武功县长。
    只不过,后来汉武帝出游至武功,任少卿因为武功县贫穷,不忍苛责百姓,没有准备足帷帐,而被免官。
    这真是飞来横祸啊,汉武帝和秦始皇帝一样,就喜欢满世界乱跑,次数多了,真搅得官民鸡犬不宁。
    任弘曾听几个来自河东,去往敦煌的治渠卒醉后提及,当年有位河东郡守,因为汉武帝巡狩时未能筹备好迎接事宜,绝望之下上吊自杀了。
    任少卿只是丢了官,算运气好了。
    只听夏丁卯继续道:“家主免官后,乃为卫将军舍人。”
    卫将军,便是卫青,做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