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节(第 3 / 5 页)
坚持依法治国、绝不滥用私刑的好公民。
    哪怕他是曹操的亲儿子,也不一定能左右曹操的决定。
    曹冲把两笼蒸饺留在狱中,让华佗且安心待着,他回去与曹操禀明此事。
    华佗起身送曹冲离开。
    在曹冲要走出牢门的时候,华佗忽地喊住了曹冲,将藏在稻草之下的医书呈给曹冲。他神色郑重地说道:“这书华某已写了大半,还差点才收尾,望公子先替华某保管一二。”
    曹冲一顿。
    这医书正是他来见华佗的原因之一。
    许是因为这书从未流传下来,从来没有人得以窥见它的真正面貌,所以才显得愈加神秘和珍贵。
    “华先生千万珍重。”曹冲转身从华佗手中接过那数卷医书,抱着它们走出牢门。
    华佗目送曹冲带着随从越走越远,坐回原位夹起一个韭菜肉饺吃了起来。
    听闻曹冲从小便表现出过人的才智,很得曹操的喜爱。华佗没怎么见过这位小公子,今日一见便觉曹冲眼神清正明亮,显然没因为备受宠爱而被惯坏。
    他没有许多官宦子弟身上那种傲慢和冷漠,反而有着难得的正直与和善。
    很难想象,这样一个少年会是曹操的儿子。
    要知道曹操少时曾被许劭评为“清平之奸贼,乱世之英雄”。
    这位许劭乃是曾主持月旦评的许氏兄弟之一,他看人眼光毒辣,起初桥玄介绍曹操去找许劭要评语,许劭一直避而不谈,直至被曹操堵得没办法了,才给出这么一句评价。
    由此可见,曹操本性与“正直”不太搭边,若非正逢乱世他怕是成不了英雄。
    所以华佗才讶异于曹操生出了曹冲这样的儿子。即便只有一面之缘,华佗也已看出此子与常人大不相同!
    也正因如此,华佗才会把这些日子以来的心血交付给曹冲。
    医书到了曹冲手里,就算他走不出这牢门,这书也不至于埋没于此。
    至于曹冲到底能不能说服曹操放了他,华佗心里也没底,毕竟曹冲的年纪摆在那,他的话不一定能起作用。
    事已至此,只能听天由命了!
    第8章 【谁不贪生】
    曹冲回到家,曹操正好在家,正在命人给他按头。
    比起曹冲这些业余人士,曹操还是更信任医官们的水平,真头疼了自然是找医官过来帮自己煎药和按摩。
    曹冲入内见到曹操躺在那儿紧闭着眼,不由上前接替医官给曹操按脑袋。
    曹操睁开眼看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