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悬棺(第 4 / 6 页)
所见正是“血海尸山”之象,如今的境地是进退两难,通往山外的出口都被惊陵甲堵死,而山中水位上涨迅速,一旦掉在尸气弥漫的水中也绝无生理,落入“棺材山”这天罗地网里真是插翅难逃。
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,蓦地里一片惊天动地的剧响,就如“撕铜断铁”一般,头顶上“喀嚓嚓”乱响不绝,原来层层缠绕在棺材山周围的惊陵铜甲,终于抵受不住水流轰然冲击之势,但又遇四周狭窄的岩层阻挡,硬生生被从山体上扯脱开来。
形如金属荆棘的“九死惊陵甲”盘根错结,倒刺互相咬合,一部分铜甲脱离棺材山的同时,也将其余的铜甲从山体上剥拽下来。
棺材山的体积和重量顿时减小,被汹涌而出的地下河流一冲,立刻撞破前方薄弱的岩层,又继续在颤动颠簸中,倾斜着向前移动。
“九死惊陵甲”被剥落之时,山体震颤格外猛烈,我们身处在石壁岩缝的间隙里,都险些被撞入水中,随即移山倒海般的震动一波接着一波,再也没有给人喘息的余地,地底的巫盐洞窟一路偏滑倾斜,棺材山便顺着地势不停的移动。
我们借着一处狭窄的悬棺墓穴藏身,五脏六腑都跟着山体忽高忽低的颠簸一同起起伏伏,只觉头晕目眩,就连手脚身体都已失去了控制,脑海中一片空白,全然不知身在何方。
不知道随着“棺材山”在地底移动了多远,最后猛然停住,耳听水声轰鸣如雷,又见眼前一片白光刺目,还以为是产生了幻觉,但冷风扑面,使人稍稍清醒了一些,定睛看时,方才发现这座空腹石山已经进入山高水长的“棺材峡”了。
时下正值汛期,棺材峡山势森严壁立,高山深峡里如龙似虎的水势奔腾咆哮,地底改道的洪流,在靠近谷底的河道上空峭壁里,冲出一条瀑布,“棺材山”顺流而出,前端撞在了对面绝壁上,后端兀自停在瀑布洞口,就这么当不当正不正的悬停在半空。
藏纳着地仙村盘古脉等遗迹的“棺材山”体积虽然不小,到了这段大峡谷里却显得微不足道,只是峡壁陡峭狭窄,才未使“棺材山”直接坠入大江,但那山体饱受水流冲击,又被“九死惊陵甲”侵蚀了数百年,此时四面棺壁已是千疮百孔,遍体裂痕,犹如一具腐朽了千年的悬棺,裸露在狂风暴雨中,随时都会被激流冲得粉身碎骨。
这时山外正是白昼,我们在峭壁间惊魂稍定,摸了摸腿脚脑袋还都在原位,皆是暗自庆幸,但脑中仍是七荤八素的一团混乱,只剩赶紧脱身离开此地这一个念头,慌慌忙忙间爬到倾斜的岩壁顶端向周围一望,只
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,蓦地里一片惊天动地的剧响,就如“撕铜断铁”一般,头顶上“喀嚓嚓”乱响不绝,原来层层缠绕在棺材山周围的惊陵铜甲,终于抵受不住水流轰然冲击之势,但又遇四周狭窄的岩层阻挡,硬生生被从山体上扯脱开来。
形如金属荆棘的“九死惊陵甲”盘根错结,倒刺互相咬合,一部分铜甲脱离棺材山的同时,也将其余的铜甲从山体上剥拽下来。
棺材山的体积和重量顿时减小,被汹涌而出的地下河流一冲,立刻撞破前方薄弱的岩层,又继续在颤动颠簸中,倾斜着向前移动。
“九死惊陵甲”被剥落之时,山体震颤格外猛烈,我们身处在石壁岩缝的间隙里,都险些被撞入水中,随即移山倒海般的震动一波接着一波,再也没有给人喘息的余地,地底的巫盐洞窟一路偏滑倾斜,棺材山便顺着地势不停的移动。
我们借着一处狭窄的悬棺墓穴藏身,五脏六腑都跟着山体忽高忽低的颠簸一同起起伏伏,只觉头晕目眩,就连手脚身体都已失去了控制,脑海中一片空白,全然不知身在何方。
不知道随着“棺材山”在地底移动了多远,最后猛然停住,耳听水声轰鸣如雷,又见眼前一片白光刺目,还以为是产生了幻觉,但冷风扑面,使人稍稍清醒了一些,定睛看时,方才发现这座空腹石山已经进入山高水长的“棺材峡”了。
时下正值汛期,棺材峡山势森严壁立,高山深峡里如龙似虎的水势奔腾咆哮,地底改道的洪流,在靠近谷底的河道上空峭壁里,冲出一条瀑布,“棺材山”顺流而出,前端撞在了对面绝壁上,后端兀自停在瀑布洞口,就这么当不当正不正的悬停在半空。
藏纳着地仙村盘古脉等遗迹的“棺材山”体积虽然不小,到了这段大峡谷里却显得微不足道,只是峡壁陡峭狭窄,才未使“棺材山”直接坠入大江,但那山体饱受水流冲击,又被“九死惊陵甲”侵蚀了数百年,此时四面棺壁已是千疮百孔,遍体裂痕,犹如一具腐朽了千年的悬棺,裸露在狂风暴雨中,随时都会被激流冲得粉身碎骨。
这时山外正是白昼,我们在峭壁间惊魂稍定,摸了摸腿脚脑袋还都在原位,皆是暗自庆幸,但脑中仍是七荤八素的一团混乱,只剩赶紧脱身离开此地这一个念头,慌慌忙忙间爬到倾斜的岩壁顶端向周围一望,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