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(第 4 / 7 页)
采访,和过去新闻记录的截取。
    这些被撤职,被调查的导演、记者、电视台领导,在镜头里看着很朴素,并没有所谓正气凌然的英雄气质。他们讲述自己的遭遇、同事的遭遇,回忆那段至暗时刻,平静的语气包裹痛苦。
    这是表演无法企及的真实。
    女导演的婚期就在逮捕令的那段时间,只能吃住在电视台,婚礼要延期,甚至无法举行。最后她在单位被逮捕,在镜头前戴着手铐进入警察局,上几小时后的新闻报道。
    而她也和之前所有被抓走的媒体人一样,被检方抱着胳臂拽进警车时,扭头对同事们说:“大家坚持住,可不能认输。”
    女导演的领导说:“我们不能在国民面前这样,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。他们这是威胁媒体人,是在驯服媒体人,这是民主社会绝对不能有的事。一定要撑到最后。
    “宝瑟被带走,戴着手铐的样子,会永远在网上流传,虽然这一点没什么值得惭愧的。可是让宝瑟,让我们变成这样的检察官的名字,却完全没有被提及,就只能说是检方。所以,接下来起,只要有机会,调查我们的检察官的名字,我们会进行公开。”
    屏幕黑下来,随着他的念声,一个个白色韩语名字出现,底下是字幕的中译名。
    巫雨清直愣愣地看着。
    导演说得对。
    她就是错了,确实没有演出他要的效果。
    她饰演的记者,内核里的善良与正义感,暗地里调查、拍摄、搜集资料,这些动作和人物个性不用在镜头前眉头紧锁,发现重要证据时深呼吸或咽口水。
    导演说浮于表面,套路化。于是她就把这些小动作小表情都改了,然后导演又说这样太木。
    巫雨清不能理解这句“太木”。
    动作多是错,没动作也是错。
    怎么变“灵”?这个“灵”该是什么样的表情、气质和神态?
    巫雨清这段时间快琢磨疯了,已经钻了牛角尖。
    没有所谓“灵”,要的是真。
    那些有坚持、有追求、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理念的人,是微暗的火。
    燃烧的心在胸腔里,旁人能嗅到烟。
    信念感不是倔强的表情,挺拔的身姿,明亮的眼睛。它更多闪现在疲惫的身躯上,寻常的话语里,向前的脚步中。
    巫雨清从浴缸里站起,热水顺着身体往下淌。
    这些感悟一定要记在人物分析文档里。
    她抬手拿浴袍,然后看见浴巾架子上奇形怪状的毛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