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七章 青萍峰上(第 18 / 22 页)
 告辞离去,带着小米粒找到了姚仙之,陈平安轻声问道:“老将军睡了?”
    姚仙之点点头,满脸无奈道:“好不容易才睡着,因为爷爷觉得大渎开凿一事,总算好不容易有了点眉目,原本打算守夜到天明的,不过爷爷毕竟年纪大了,拗不过瞌睡虫。”
    陈平安轻声笑道:“等到老将军早上醒过来,与他说一声,桐叶洲开凿大渎一事,包在我和仙都山身上了。”
    姚仙之满脸惊讶,“当真?!”
    陈平安笑道:“这是可以开玩笑的事情吗?”
    与姚仙之屋子对面厢房那边,灯火泛黄,依稀透过窗户纸。
    是礼部老尚书李锡龄,还在挑灯夜读。
    老人还有一重身份,他是当今大泉皇帝陛下的姑父。
    老尚书曾经亲自陪着崔东山走了一趟北晋国,正是在此人的牵线搭桥之下,才买了一座旧山岳,也就是如今的绸缪山。
    北晋国新君,魄力极大,只开价五十颗谷雨钱,而且暗示那位崔仙师,若是愿意全部拿下旧五岳山头,只需两百颗谷雨钱。
    这都不是卖了,而是相当于白送。
    只是天底下的某些买卖,很多时候,还真就不只是钱的事情。
    比如只是一个金丹地仙坐镇的山头,就算价格翻一番,甚至是翻两番,与北晋国开价八百颗谷雨钱,要打包买下那五座旧山岳。
    估计从皇帝本人,到朝野上下,都只会觉得是在羞辱北晋国,甚至是在挑衅北晋国。
    正在挑灯看书顺便守岁的老尚书,家学渊源深厚,富收藏,精鉴赏,是大泉王朝第一流的豪阀子弟,还是公认的少年神童,风流才子,直到遇到了姚仙之的姑姑,就彻底收心了,当初为了迎娶她,由于边军姚氏恪守一条家族祖训,不愿也不敢与京城高门联姻,担心被大泉李氏皇帝猜忌,所以磕磕碰碰的,坎坷不小,所幸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    不过身为礼部尚书的李锡龄,由于父亲曾是前任吏部尚书,如今在大泉朝堂,很多事情,并不是一味靠近皇帝陛下,门生故吏,隐约党羽,再加上前朝遗老,大多投靠李锡龄门下,另有一拨青壮岁数的清流文官,以及几支边军出身的武将,从庙堂到地方,大体上形成了三股势力,盘根交错。由于大泉王朝是罕见的女子称帝,曾经的外戚姚氏,就成了如今皇室勋贵,如今以担任京城府尹的姚仙之为首。
    陈平安让小米粒留在姚仙之这边,自己去敲响对面的房门,见到了那位披衣而出的老人后,作揖道:“文圣一脉陈平安,见过李尚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