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六章 有人敲鼓(第 6 / 17 页)
,是一条肉眼可见的出路,要将那些天外星辰作为桥梁、或是“宗门飞地”,只要棋盘够大,就可以脱离胜负之争,减少整个既定天地的内部消耗,可能是以人族为首,与各族修士精诚合作,在那些天外星辰,拣选宜居之地,繁衍生息……
    但是光有这条暂时难说是崭新“去路”、还是老旧“来路”的通天道路,是远远不够的,以防万一,还得用某条前所未有的路径,“往内走”,让天地众生皆有另外一种活法,则是一条必须未雨绸缪早作谋划的退路。
    绣虎崔瀺穷其学问,终于打造出瓷人一事,就是为了与郑居中,也是与三教祖师,证明这个“万一”的恐怖意外。
    现成的例子,就摆在眼前了,你们三位,总不好视而不见了吧。
    郑居中笃定,人族若是既没有找到一条出路,又未能找出足可保全自身的退路,那么迟早有一天,会被自己毁灭。
    就像曾经高高在上的神灵,毁灭于亲手造就出来的大地众生。
    每一个我们不敢承认的自己。
    就是一头徘徊笼中的困兽,就是一尊高坐大殿的神灵。
    绝大部分的所谓得道之士,根本不知道所谓的立教称祖,立教之根祇是要做什么,称祖所求何事。
    眼已不高,手自然更低,是注定伸手够不着“那道帘幕”的。
    凉亭内,一个在想着金翠城的生死存亡。
    一个在考虑整个有灵众生的生死存亡。
    大概这就是差异了。
    难怪玄都观孙道长会笑言一句,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比人与猪的差距更大。
    郑居中一挥袖子,收起凉亭内的那份异象,弯曲双指,轻轻叩击亭柱。
    人间木作,以卯榫为关键。
    在家门户。在外学塾。修行在山。
    靠何物来相互衔接人心?
    郑居中站起身,微笑道:“我们都是一盏灯火,在天地间忽明忽暗。”
    言行互为卯榫,人心共作灯火。
    搭建屋舍,抱团取暖。
    之后郑居中率先走出月眉亭,带着清嘉散步金翠城内,大雪时节,金翠城的殿阁极为壮丽,美若琉璃境界。
    跟在郑居中身边的清嘉,无法施展道法,便一并隐匿身形了,在那好似一处皇宫大殿,有梳灵蛇髻的少女,正在那儿踮起脚尖,伸长腰肢,手持长竿,敲打冰凌,坠地有一串碎玉声响,少女们的笑声,婉转如莺歌燕语。
    走出宫殿,郑居中带着清嘉来到金翠城外的一条护城河,河面宽阔,桥下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