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六十一章 开山(第 6 / 14 页)
   道祖摇摇头,“真要刻字,也只会是那个浮萍的‘萍’字。”
    老观主点点头。
    道祖突然说道:“少说几遍周密,站着说话不腰疼。”
    老观主洒然一笑。
    金色拱桥。
    阮秀看着那条远游剑光,浩瀚无垠的天外太虚,一颗颗星辰小如铺散地面的粒粒芥子,不计其数,有些细密攒簇在一起,组成一条条光彩璀璨的浩荡银河,那条气势无匹的剑光,穿梭其中,如石中火,白驹过隙,剑光速度之快,犹胜光阴长河的流淌。
    周密则眯眼俯瞰人间。
    离真趴在栏杆上,眨了眨眼睛,“咦,怎么河流改道啦?这算是……破天荒吗?”
    周密微笑道:“当着别人的面幸灾乐祸,可不是什么好习惯。”
    离真转头看了眼周密,哪怕知根知底,还是多看一眼,就要忍不住对这位吃掉切韵师尊陆法言的“通天老狐”,天下文海,多佩服几分。
    离真收回视线,望向金色拱桥之外。
    在高位神灵眼中,光阴长河就如同望气术眼中的山水道气,除了自身的神灵金身之外,无处不在。
    而在至高神灵眼中,又是一番异样景象,就像一间由无数个细微之一组成的无壁屋舍,一动则亿万皆移,看似有序,实则无序。
    但是天庭共主之外的五至高之四,心知肚明,天地混沌的大无序中,实则隐藏着唯一的秩序。
    万年之前,是否跻身远古高位神灵,就看能否亲眼看见那种再不可切割之物。
    而每一条短暂有序的轨迹,类似光阴长河的某一截支流河床,就是一门神通,也就是后世人族练气士所谓契合天地的道法。
    几座天下,后来登山的修道之士,每一种记载在书、或是默记在心的道法仙诀,都依循着这个天道准则,每一个书上文字,每一个心声言语,就是一个个精准锚点,试图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    只是在至高神灵眼中,人间修士此举,依旧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刻舟求剑,舟随水走,拖拽那些抛入水中的船锚缓缓移动,,故而难证不朽,不可与天地同寿。
    光阴长河之内,无彻底停泊悬停之舟。
    于是自然而然就无天经地义之事之物。
    “齐静春昔年在骊珠洞天学塾治学一甲子,真正所求,便是此事此物。”
    周密好像是在自言自语,“所谓三教合流,试图立教称祖?那未免也太小看齐静春的志向了。不过很可惜,与我道路相悖,不是什么同道中人。”